从一个个功能齐全的社工站到一个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服务项目,从一个个踊跃投身基层的社工人才到一支支奉献自我的志愿服务队伍,从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到倾心助力乡村振兴……“五社联动”正在高原大地播撒下“爱”的种子,幸福的春天就在眼前。
鄂尔多斯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联”的功能和动力,探索建立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联动服务机制,统筹走好社工站建设一体化、社工人才队伍专业化、民生服务项目集约化、社会工作服务精细化“一盘棋”,为基层社会治理探寻新路径,让幸福鄂尔多斯底色更美、成色更足。
一“令”到底 联起“党建同心轴”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重槌方有响鼓。如何推动社会工作主动融入和服务于基层社会治理大局?
鄂尔多斯市持续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党对“五社联动”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激发党建工作的轴心作用,将“五社联动”写入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党建引领“五社联动”创新提升基层治理与服务能力实施方案》,市、旗(区)两级成立“五社联动”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在苏木乡镇(街道)、社区成立工作推进小组,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合力。在社区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融合社会组织党组织、各领域党组织的联合党委(党总支),联合社区党员,引领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等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与服务,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党建引领“五社联动”机制。
同时,强化制度保障。配套制定鼓励扶持发展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实施方案、全市四级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指引等规范性文件,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规范化、长效化机制保障。
多“力”齐发 联动“社会治理圈”
3月15日晚,达拉特旗慈孝为老服务中心的社工王越早早就在为“红旗服务队”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小组线上活动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社工引导15名社区内40-50岁的赋闲女性组建便民为老服务组织“红旗服务队”,就近为54户高龄、孤寡、独居、身心障碍老人提供日常照料和应急服务。社工同步开通暖心服务热线,采取电话慰问的形式了解老人的生活情况,并组织“红旗服务队”的队员为有特殊困难的老人开展上门服务。
如此“正能量”的晒单,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鄂尔多斯社工的微信交流群和朋友圈。作为基层服务的专业力量,鄂尔多斯的社工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助人自助”的理念,急群众所急、做群众所需,通过精准服务让社会资源和居民需求“无缝对接”,破解了社会治理难题。
社会治理,既需要多方发力,又需要久久为功。
鄂尔多斯市在阵地和人才“软硬件”上两手抓两手硬,不断延伸“五社联动”的半径,打通社会治理的“壁垒”,锻造民生服务的“暖心塔”,让优质服务精准点对点,到达“最后一米”,保障社区居民更和谐、乡村振兴更有力。
通过一体化推进、标准化打造、规范化运作三步走,持续优化社工阵地,确保将社工站建成集党建引领、政社融合、部门联动、资源整合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2021年累计投入1370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市级层面设立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9个旗区设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32个苏木乡镇(街道)设立社会工作服务站,114个社区设立社会工作服务室。
一支专业化、精准化、精细化的社工队伍是社会工作的强大引擎。鄂尔多斯市持续实施引智、增量、融入三项重点“育苗”工程,推动社工队伍夯基础、扩规模、提质量。市委、市政府将社工人才培养列入全市人才工作战略规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推进实施社工人才项目实训、继续教育、考前辅导、对外交流等工作。实施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运营项目,社区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制定出台相关办法,对从事一线服务的高、中、初级持证社工分别落实每月800元、500元、300元的岗位津贴。目前,全市持证社工达到2574人。
社区居民有困难,有人帮助链接资源;孩子成长环境不好,有人帮助改善环境;空巢老人生活孤独,有人贴心上门服务……一批专业社工人才以春风化雨般的心力,彰显了幸福鄂尔多斯的温暖、力度。
众“流”归一 联出“幸福共同体”
2021年11月,伊金霍洛旗纳林高勒社区暖心基金成立,吸引了众多企业、居民和社会组织献爱心。
这是鄂尔多斯市天骄城乡社区发展基金会启动的第一支子基金。而天骄城乡社区发展基金会是由伊金霍洛旗委组织部、阿勒腾席热镇、纳林陶亥镇、水岸新城建设投资公司共同发起的全市首家社区发展基金会。截至目前,已经有23个社区成立暖心基金,吸纳捐赠款达106万元。为保障每一笔慈善资金都能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社区暖心基金依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发挥社工专业服务的能力,通过精准对接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覆盖广、受益多的社区服务项目,解决一批急难盼愁的民生难点问题。
将分散的资源联结起来,“五指攥拳”直击社会治理的“常梗阻”,让幸福“抱团”,这是“五社联动”的题中之义。
鄂尔多斯市积极探索“五社”协调联动、融合发展途径,促进兜底民生服务集约化。以社工站为平台,在承接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治理4项民政常规事务的基础上,协调联动其他部门,推出“4+X”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初步形成了以党建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面向社区实施项目,社会组织承接运营项目、专业社工支撑、社区志愿者深度参与、社会慈善资源有效助推的社区治理与服务新格局。
爱汇江河,众“流”归一。近年来,鄂尔多斯市财政累计安排2800多万元,市民政局累计安排福彩公益金4500多万元,接续实施社会工作服务项目240余个,服务内容涉及困难帮扶、居家养老、儿童成长、就业培训、残障康复、社区融入、社区建设等多个领域,动员公益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开展帮扶,累计投入社会资金近1亿元,累计服务老年人1万余人次、儿童9000余人次,参与志愿者5000余人,受益人群超过10万人次。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推进党建引领“五社联动”,鄂尔多斯发出动员令,一批批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志愿服务队伍,在党旗下凝聚、在服务中奉献、在专业中创新,助力“五社”联动的“鄂尔多斯实践”一路生花一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