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伊金霍洛旗充分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认真贯彻落实“五化协同、大抓基层”部署要求,以“百日集中推进”为抓手,全面提升农村牧区党建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
坚持规范组织建设,达标创先争优。持续深化“五好三提升”创建活动,深选树典型,全面排查、整顿提升重难点村。继续推行嘎查村党组织和党员星级化评定管理,实现常态化管控,按照5%的比例倒排后进嘎查村,多措并举推进嘎查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和农牧民党员晋位提升。2021年底,全旗一类嘎查村党组织达到80%,十星级嘎查村党组织达到30%。严格按照“八个一”工作机制,完成了对19个相对后进基层党组织的转化升级工作。持续抓好嘎查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目前138个嘎查村党群服务中心已全部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切实增强了联系、组织、教育、宣传、服务党员和群众的功能。
坚持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工作实效。把好党员发展“入口关”,加大对农牧民的倾斜力度,累计在农村牧区党组织发展了381名党员,实现了每个嘎查村每两年至少发展1名青年党员。注重发现培养嘎查村后备力量,目前全旗嘎查村共储备后备干部448名。不断提升嘎查村干部素质能力和水平,2021年共组织嘎查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开展了3批次2100多人次的全员专题轮训,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改观。完成了农村牧区党员挂牌工作,共挂牌3157户。实行“党员责任田”制度,根据党员个人承诺内容及时进行设岗定责,实现党员职责任务量化管理。
坚持做优“村企共建”,助推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持续深化“红色领航”和“百企兴百村”行动,以《伊金霍洛旗“两扶两带一推进”大力发展嘎查村集体经济实施办法》为指导,探索捆绑联营、资源联享、产业联建等模式,跨镇、跨村打造集体经济联合体,通过“抱团”的方式,整合资源配置,切实推动嘎查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全面推广“国有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等增收模式,建立了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培育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率达到80%以上。
坚持因才施用,选优配强驻村干部队伍。构筑完善的包联驻村工作体系,市旗两级部门向全旗7个镇138个嘎查村选派162名优秀干部开展包联驻村工作,实现“一村一队”全覆盖。包联驻村干部帮助138个嘎查村引进项目254个,争取资金2.72亿元,协调企业帮扶资金1.04亿元;成立专业合作社97个、农牧业企业51个;实施土地整理项目70个,整理土地7424万亩;协调新修、修缮道路总里程711公里;新打机井1099眼;完成农电网改造1096.4公里,配备架设变压器445台套;新建改建温室大棚321个。
坚持创新体制机制,建立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构建起了“全员全时全面”的党建引领网格化服务体系,实现了“多网合一、一网兜底”。全旗共划分嘎查村级网格222个,配备网格员1151人。按照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六个一”要求,创新建立了农村牧区“三转三定”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体系,全旗农村牧区2960余名党员,共联系服务14231户29255名群众,累计帮助农牧民办实事好事3714件,有效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凝聚人心、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作用。
坚持加强基础保障,激发工作活力。建立健全嘎查村干部激励机制,“两委”干部基本报酬按照全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升。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从2020年的8万元增加到20万元。旗级、镇级层面细化了嘎查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党员活动经费的列支范围,建立了经费列支负面清单,确保嘎查村级组织工作经费及时足额用于嘎查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