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党建网
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东胜区创新“社区集体经济+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 老旧小区由“治理难”转为“妥善管”

来源:《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5-21 08:49

字号:

  东胜区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核心城区之一,城镇常住人口56.98万,城镇化率达97%,社区规模和人口数量居全市首位。然而,全区620个小区中无物业小区就有254个,占比达41%,其中大多为老旧小区、单片楼小区。
  过去,区委、区政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引进了一些物业公司,但由于这些公司规模小,面对投资大、利润低的情况,许多不愿意入驻;而已经入驻的公司因财务不公开、不透明等问题,致使业主、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三方矛盾不断。政府兜底困难重重,仅靠社区也无法解决,无物业小区问题已然成为城市基层治理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亟待解决。
  近年来,针对无物业小区“政府兜底难以为继、市场逐利不愿进入”的治理难题,东胜区创新推行了“社区集体经济+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市场化运作、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组建社区集体经济物业服务公司。按照“社区社会企业服务社区社会事业”的理念,注册成立由居委会全资控股的社区集体经济“信托制”物业服务公司。全体业主作为委托人和受益人,物业服务公司作为受托人,签订《物业管理信托合同》,明确物业服务公司所得利润为物业费总额的15%。物业费与公共收益用于物业服务公司的自身运转及小区物业管理、硬件维修等。
  建立“三方共治”物业服务队伍。按照社区物业党建联建的工作思路,探索建立了由社区“两委”成员担任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物业服务人员兼职社区网格员、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兼任网格质量监督员的“三方交叉”任职机制,实现相互协调、相互监督,推动小区物业从“无人管”向“一起管”转变。
  搭建“智慧物管”数字服务平台。居民可通过APP线上灵活缴费,随时随地查询物业服务公司的收支明细、服务流程和服务记录,实现物业服务的透明化、公开化、规范化。同时,增加线上议事、线上选举等功能,通过实名、实房投票决策,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小区治理中。
  开通“24小时”物业服务热线。将“未诉先办”作为切入口,通过物业服务公司提供“24小时”便民热线,专人负责接听,向辖区居民提供矛盾调解、家政、就业等服务内容,同时对居民诉求进行分类处理、精准派单,第一时间解决居民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形成“需求—响应—评价”闭环。
  提供“点单式”物业服务项目清单。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物业服务公司根据小区存在的问题和居民需求列出服务项目,由居委会表决形成最终服务项目清单。物业公司按照“以收定支”的方式确定物业费收取标准,提升了居民的缴费意愿。在“智慧物管”APP中建立归小区全体业主所有的独立资金账户,设置物业取款和业主查询“双管理”,实现了共有资金使用程序透明、结果透明。
  建立“以工代赈”激励奖励机制。运用“根数据库”信息化平台,分析辖区所有居民的技能特长,摸排出有就业需求的无业人员,优先安排其在物业服务公司就业。建立健全积分奖励制度,引导有一技之长的居民积极参与小区路灯维修、环境美化等公共事业建设,对作出贡献的居民实行累计积分,积分可抵扣物业费和家政服务公司服务费用。
  社区集体经济“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是东胜区推进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的创新举措,目前已在43个小区实践运用,实现了居民满意度提升、物业收费率提升、物业服务质效提升、居民投诉率降低的效果,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和凝聚力。
  启 示
  市场化手段是关键路径 。社区集体经济“信托制”物业模式既保证了物业服务公司的运营,又避免了过度逐利的现象。在基层治理中要打破传统治理模式束缚,善于运用市场化思维和手段。
  群众参与是重要基础。群众既是基层治理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鼓励大家共同参与,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
  数字赋能是强大支撑。数字赋能物业服务升级不仅是物业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迎接新时代的必然选择。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指尖服务”破解民生难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党网联盟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手机端

两微一端

共产党员微信订阅号二维码

北疆先锋订阅二维码

鄂尔多斯党员教育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