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关系着民生、连接着民心,是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单元。康巴什区各街道、社区从“导”“育”“建”“聚”四个方面出发,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共建基层“统战之家”,同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导:站稳立场 凝聚力量
各街道社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落实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任务融入社区建设全过程。
滨河街道呼和塔拉社区坚持社区党建工作与统战工作“同频共振”,着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等纳入日常理论学习。开展专题党课、主题党日、交流研讨等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引导党员、干部和统战工作者学深吃透精神要点,深刻把握新时代统战工作总体要求。积极统筹协调,组织统战人士、党员到红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展厅等参观交流,学习先进统战工作经验,为社区发展建设凝聚统战力量,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青春山街道学府社区把党组织设在基层治理第一线,让党组织成为居民群众协商议事、化解矛盾的主心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多多议事会”为平台,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通过广泛协商、理性表达、达成共识、探索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民主协商新模式。
育:注重培训 建强队伍
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各街道社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社区重点工作中,引导各族群众珍视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通过社区干部理论学习、自学、邀请专家宣讲、社区暖心服务小分队入户宣讲等方式,宣传民族团结政策知识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等内容,让民族团结理念深入人心。
康新街道嘉和社区将统战学习内容纳入“嘉”动能学习课堂中,通过集中学习各级统战会议精神、举办民族理论政策知识专题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讲座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社区干部综合素质。
建:搭好平台 擦亮品牌
民生问题的多样化也促使协商议事的方式多样化,各街道社区结合实际情况,从民生实事出发,让基层协商议事从“单点突破”到“全面开花”。
哈巴格希街道达尔罕社区通过政协委员之家、小区活动中心的居民议事会、残疾人议事会等方式,征询居民意见,了解居民诉求,并针对相应反馈,积极主动、务实有效地解决居民诉求。达尔罕社区成立的政协委员之家也充分发挥基层协商民主的作用,打造“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品牌,用协商“小场景”撬动民生“大幸福”。
康新街道嘉和社区以“红色共兴联盟”为平台,以“嘉邻秀”协商议事为途径,畅通各族群众及统战人士建言献策渠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社区能人、非公经济人士等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社会民生等重点工作,实现各族群众互帮互助、共建共赢,努力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聚:发挥作用 释放动能
各街道社区充分发挥社区群众具有的行业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智力优势等,全面加强引导,激发群众活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经济社会服务活动中,为地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作用、贡献力量。
哈巴格希街道根据居民实际需求,着力探索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整合资源共享,强化物业管理服务,提升社区治理和小区管理现代化水平,促进公共服务创新,实现社区服务体系化建设,不断提升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通过共建,推动联合党委成员党组织形成“驻在社区、服务社区、共建社区”的意识,构建城市基层党建互联互动、条块结合、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滨河街道兴旺社区充分凝聚统战人士力量,积极联结各类社会资源组建“大邻里统战服务联盟”,形成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协商处理,依法妥善处理居民反映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社区民族交流大融合,营造了共建基层“统战之家”,同绘民族团结“同心圆”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