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党建网
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抓党建促振兴的乌兰陶勒盖实践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发布时间:2023-09-06 07:28

字号: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今年以来,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将产业向乡村振兴聚能、干部向乡村振兴聚集、文化向乡村振兴聚合、生态向乡村振兴聚力、工作向乡村振兴聚焦,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育强“组织力” 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
  
  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今年以来,乌兰陶勒盖镇把建设高素质嘎查村班子队伍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外出学习、履职管理、考核激励并重,签订2023年党建工作责任状,明确党支部承诺事项。动员各党组织开展学习强国线上答题促学、党组织书记集中领学、老党员上门送学等学习活动。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党组织为单位,建立党员联系群众“联系卡”,为每位党员分配6—8名常住户,落实“六个一”工作机制,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从理论知识储备、最新政策学习、服务普通群众等多项指标评定“优秀共产党员”,予以表彰。同时,在各嘎查村社区宣传栏中广泛宣传优秀典型,全方位多角度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擎起“产业旗” 打造乡村振兴“金钥匙”
  
  产业兴则百业旺。
  
  2022年,乌兰陶勒盖镇7个嘎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1269万,纯收入突破400万。今年以来,镇党委从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入手,探索实施资金资源抱团发展嘎查村集体经济的模式,在镇域层面打造集体经济产业综合性园区。成立村投公司“乌审旗伊和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充分发挥地域产业优势,对标驻地煤矿、企业生产需求,贯通“产、加、销”一体化服务,培育“产业+”新业态,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动员7个嘎查村1个社区共同入股,以股权形式把嘎查村集体经济同企业进行利益链结。公司实现收入后利润平均分配,确保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不低于30%,推动各嘎查村集体经济差异化、集聚化、融合化发展。
  
  汇聚“人才力” 组建乡村振兴“智慧库”
  
  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
  
  乌兰陶勒盖镇把充实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揭牌成立鄂尔多斯细毛羊专家服务站及“皇香”生猪专家服务站,常态化开展专家引进工作;邀请乡土人才、种养殖专家现场授课,切实提高农牧民种养殖技术,目前,已开展各类型技术培训近20次;大力实施“人才回引”工程,制定《乌兰陶勒盖镇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实施方案》,招聘事业编制2人,引进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人才1人,做到“人尽其才”;调整干部分工,为每个嘎查村选派3—5名驻村干部,并督促其积极落实惠民政策,千方百计发展嘎查村产业,目前,全镇共有驻村干部36人。
  
  走好“文化路” 释放乡村振兴“新力量”
  
  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乌兰陶勒盖镇用好乡村文化资源,推动“村村响”大喇叭全覆盖,加大对镇文化站、嘎查村文化室、草原书屋等文化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面向嘎查村提供符合农村特点和农牧民需求的图书、报刊、电影等公共文化产品;充分挖掘银饰制作、根雕柳编、民俗活动等乡土文化,加大对努图克动植物博物馆、《我和我的祖国》展览馆、巴音希利嘎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宣传力度;积极推广文化示范户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农村牧区文化户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辐射力、影响力和示范带动作用……2023年,乌兰陶勒盖镇将幼儿园保教优教提升项目、嘎查村档案室规范化建设项目及农牧区品质生产生活示范户打造项目纳入“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中,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依托文化力量走好乡村振兴路。
  
  做好“生态题” 答出乡村振兴“高分卷”
  
  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财富和优势。
  
  乌兰陶勒盖镇党委重点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全镇88名干部下沉嘎查村,累计入户1775户宣传毁林开荒的危害,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围绕村庄规划、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清运等内容,嘎查村将生态保护要求纳入“积分超市”管理标准,引导和动员农牧民定期开展“美丽庭院”评比等活动,在房前屋后“见缝插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今年以来,全镇范围内种植沙柳、杨柴、柠条等植被超11万株,种植面积近400亩,处处呈现出壮美的生态画卷。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乌兰陶勒盖镇将干在实处、冲在最前,与最强的赛、与更快的比、与更新的学,练就“踏平坎坷成大道”的硬核本领,生动展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乌兰陶勒盖实践画卷。
党网联盟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手机端

两微一端

共产党员微信订阅号二维码

北疆先锋订阅二维码

鄂尔多斯党员教育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