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统一部署要求,聚焦农村牧区重点风险隐患,达拉特旗扎实开展重点村分类管理试点工作,有效遏制“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
坚持高位部署,强化组织领导
在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直接指导下,成立了达拉特旗重点村分类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旗委书记担任组长,旗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担任常务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统一领导试点工作,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集中办公,确保试点工作开展有力有效。
绘好集体经济发展“施工图”
巴郎庙村坚持以产业发展检验党建品牌成效,坚持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为民服务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由村党支部率先成立弘业商贸有限公司,采取“党支部+企业+农牧民”运营管理模式,整合全村闲置劳动力,与旗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结对共建提供高质量劳务供给服务,2022年巴郎庙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达到120万元,进一步激发了村集体经济活力,扩宽了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坚持对标分析,强化隐患认定
按照廉政风险高、治理难度大,容易出问题的要求,以“苏木镇(嘎查村)全面摸排—部门重点排查—实地走访研判—旗级综合认定—上级组织部门备案”为程序,结合旗情实际,确定廉政风险高的村、治理难度大的村、重大项目落地村、统耕统种重点村、集体经济隐患村5个分类标准10个重点村初步建议名单。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一村一策
结合巡视巡查反馈意见、信访举报、专项整治、包联驻村、上级督查检查及我旗实际情况,分别梳理重点村存在的具体隐患表现形式,制定达拉特旗重点村分类管理村情摸排表,对应21条隐患标准,召开工作研讨会6次、方案论证会5次,查证风险隐患23条,制定“一村一策”针对性措施38条。
坚持协调联动,强化分级预警
建立提级包联机制,根据牵头县级领导包联苏木镇分工,直接联系所包联苏木镇的重点村。建立风险预警体系,由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提交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分析研判,按照“红—黄—蓝”作出预警评价,对评价为“黄色”“红色”的重点村,分级启动预警响应机制,直至评价为“蓝色”后解除预警,防止风险隐患扩大蔓延。
坚持分类指导,强化推动合力
区分重点村隐患类型,按照“差异化指导、针对性防范”的工作思路,由纪检、审计部门联系廉政风险高的村,由统战、政法、信访、司法、民政部门联系治理难度大的村,由能源、发改部门联系重大项目落地村、由农牧部门联系统耕统种重点村、由组织、财政部门联系集体经济隐患村。选优派强重点村“第一书记”,发挥职能优势和专业特长,深度参与嘎查村工作,指导做好风险防范。
坚持动态调整,强化风险评估
对照重点村类型标准,每年按程序开展一次综合研判分析,对于符合重点村标准条件的,及时纳入管理。依托达拉特旗嘎查村信息管理平台,结合嘎查村“两委”届中调整,开展一次重点村综合评估,对于风险隐患消除的嘎查村,经旗、苏木镇综合研判、上级组织部门同意,可退出管理;对于仍有重大风险隐患的,要继续加强管理。
坚持调研督导,强化责任落实
重点村分类管理期间,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听取一次情况汇报,分析形势问题,研究思路措施;成立工作督导专班,不定期对重点村全覆盖督导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了解等方式,全面掌握风险防范化解情况及问题,对工作推动落实不力等情况,直接呈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