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共产党员微信订阅号二维码

共产党员易信订阅号二维码

北疆先锋订阅二维码

鄂尔多斯党员教育微平台

一片丹心惠民生——记市委老干部局驻村蹲点“第一书记”郭红杰

来源:市直属机关干部休养所

发布时间:2013-08-30 18:01

字号:

  

  天边乌云翻滚,轰隆隆的雷声由远渐进,又一场大雨将至。与往日不同,居住在撖家塔村大顺壕社的低保户姬成云不用再担心自家的房屋了。由于身体原因造成家庭生活拮据,每月靠政府的低保金维持生计,之前居住的房屋年久失修,房屋中央顶着柱子,墙体多处裂缝,每逢雨季便成了他最揪心的日子。市委老干部局驻村蹲点“第一书记”郭红杰在深入入户走访时发现了这一情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接下来的几天,他四处奔波,联系帮扶单位,多方筹措资金,第一时间为姬成云翻修了两间危房,改善了居住环境,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谢谢,谢谢党,谢谢政府……”,当郭红杰再次去看望姬成云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握住“第一书记”的手久久没有放开。这不是电视剧,更不是小说情节,这只是郭红杰三个多月以来深入东胜区罕台镇撖家塔村下乡蹲点工作的一个平常的片段。

  今年5月份,鄂尔多斯市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动员引导各级党员干部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选派党员干部驻嘎查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长期开展下乡蹲点工作。沉下身子,捧出真心,体验基层群众生活,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深入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我市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举措,更是对驻村干部的基本要求。

 

  田间地头访民情

 

  郭红杰是一名“年长”的年轻干部,1972年出生,已在离退休干部服务事业的第一线度过了二十余载春秋。二十多年来,他先后在市委老干部局的二级单位——市直属机关干部休养所党支部担任宣传、纪检、组织委员,因工作作风扎实、业绩突出,去年被提任为市直干休所所长、党支部副书记。接到上级部门要选派干部驻村蹲点工作的通知后,他丝毫没有犹豫,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我是农民的儿子,农民是我的亲人,农村是我的家。我是带着任务下去的,绝对不是享福的,请组织放心!”,郭红杰向局党总支保证。刚到村里的时候,他感到很不适应,与村里人交流的时候,大家都带着怀疑的眼神,想了解点具体情况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明显感觉与村民有距离、有隔阂。回到单位后,经过仔细琢磨,发现群众之所以不和驻村干部心贴心交流,就是没有把你当自己人。“坐着车子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干部下基层不深入田间地头,不到群众中搞好调查研究,只靠翻翻材料,听听汇报很难掌握第一手真实情况,更听不到群众的心里话。

  从此以后,郭红杰入户走访调研便不再邀请村干部陪同,而是直接走到百姓身边,一同下地劳动,一起聊聊家常,还发放了自己印制的便民联系卡,方便随时联系、随时沟通、随时帮扶。三个月以来,郭红杰的脚步已遍及撖家塔村14个村民小组,逐一走访了单位的帮扶户和村里大部分低保户、党员,及时掌握了村情民意以及脱贫致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下一步谋划发展思路、深化帮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事无巨细解民忧

 

  春末夏初,撖家塔村翠绿遍野,玉米、土豆、各种瓜果茁壮茂盛,随风摇曳。每年的这个时候,望着长势喜人的庄稼,村主任杨埃树的心头总是存着一丝隐隐的担忧。村里浇地灌溉的水管已经开始老化破损了,村里集体收入本就不多,每当水管破损都很难在短时间内筹集资金维修,总要影响不少收成。郭红杰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即核实了浇地水管的长度、破损情况、所需费用等信息,向帮扶单位市委老干部局党总支做了详细汇报。经多方共同努力,为村里筹措专项维修基金5000元,用于浇地水管破损修缮,并拟定了使用方案,明确了管理责任,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有了这笔专项维修基金,我们就不用再为修浇地水管发愁了!这可为我们村办了大实事!”,杨埃树高兴地说。

  大顺壕社的康有成祖祖辈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出了大学生,本是件十分令人欣慰的事情。可郭红杰在走访过程中,总发现他总是在唉声叹气。原来,老康的小女儿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赋闲在家。对于一个农民家庭,培养大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毕业却失业了,让担任了多年社长的老康实在是想不通。郭红杰得知后,主动联系我市多家企业,最终帮助老康的小女儿成功应聘金辉集团。

  “多亏了咱们的‘第一书记’,现在后顾之忧没有了,我以后更要全身心投入到咱们社的工作中,全力配合上级工作,带领乡亲们致富!”,老康喜出望外的说。

  “进百家门,察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郭红杰的民情日记本扉页上端正地书写着这样一段话,非常简短,朴实无华。只有把农民当做亲人,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才能真正赢得村民的支持与信任。

 

  心系民生促发展

 

  三个多月来的基层工作,郭红杰深深的体会到,目前农村发展缺技术,少资金,土地零散,产业规模化发展困难。但是归根结底,是缺少开拓创新意识和突破传统的勇气。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拓宽思路,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告别贫困,走向富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雨季结束后,联系帮扶单位修缮村社道路,开展农村牧区实用技术培训,帮助村民健全农副产品销售渠道……郭红杰的心中早已开始筹划下一阶段的工作。是帮扶村最真实可爱的人们,是每家每户质朴热情的笑容,是一名党员干部心中不变的理想信念,驱使他在服务农村、服务基层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市直干休所 全鹏飞 武淑媛)

版权所有: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蒙ICP备18002654号-1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市党政大楼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8621邮箱:ezzbycb@163.com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