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鄂托克前旗聚焦城市基层治理难点,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创新构建“联合党委”共建机制,通过组织联建破壁垒、服务联抓提质效、难题联解促长效,探索出一条“组织强、资源聚、服务优、治理实”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组织联建破壁垒 构建协同共治新体系
针对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能力弱、资源整合碎片化等问题,旗委组织部牵头建立“联合党委”工作机制,推动治理主体从“分散单干”向“聚合共为”转变。
建强组织架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吸纳包扶单位、共驻共建单位、辖区企业组建联合党委,推行“轮值书记+专职副书记+兼职委员”工作机制,轮值单位每月牵头召开党建联席会议,推动轮值单位从“参与者”转变为“主导者”,实现了从“单向配合”到“双向赋能”的转变,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健全运行机制。坚持既要“分工明确”也要“协同发力”原则,明确社区党组织“核心统筹”、共驻共建单位与辖区企业“互促共治”、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职能定位,建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响应机制,推动共驻共建单位与辖区企业将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到社区。2024年,上海庙镇长城花园社区联合13家共驻单位签订共建协议,落地小区绿化硬化、老年文体设施配备等10余项民生项目,实现“群众点单—组织派单—部门接单”闭环管理。
服务联抓提质效 打造精准惠民新范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行“四五三”社区共建工作法,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推动服务供给从“被动响应”向“主动破题”升级。
四种渠道征集民意。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网络征集、座谈交流4种渠道,收集民生诉求,建立涵盖养老服务、物业服务、公共设施等8大类需求台账,实现居民“急难愁盼”精准捕捉、分类管理,为社区治理提供靶向指引。五个领域整合资源。共驻共建单位围绕公益服务、社区建设、文明创建、基层治理、便民服务5大领域列出资源清单,组建政策宣讲、医疗服务、矛盾调解等专业志愿服务队,推动“现成资源”转化为“治理动能”,实现需求与资源的精准匹配。三张清单解决问题。联合党委聚焦共建单位职能优势与社区需求的深度耦合,通过建立“拟定一张项目清单、召开一次党建联席会议、解决一件热点难点问题”“三个一”工作机制,依托“小巷议事会”“红石榴议事厅”等协商平台,推动“问题清单”转化为“服务项目”,实现“专业资源下沉、居民自治提效、治理难题破解”的良性循环。
难题联解促长效 健全常态长效新机制
将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融入”与联合党委工作紧密结合,推动在职党员服务从“阶段性参与”向“常态化履职”转化。
数字化赋能管理。线上依托“鄂尔多斯先锋”小程序实现党员报到“一键登记”,线下建立“在职党员信息库”,精准标注党员职业特长、服务意向,形成“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服务链条。制度化压实责任。建立“双向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及时反馈在职党员志愿服务时长、群众满意度等表现,作为评选优秀共产党员的重要依据,将成员单位服务居民群众情况纳入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内容,推动“联合党委”发挥实效,让在职党员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履职”,形成“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良好格局。项目化推动落实。全旗146个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结对社区,认领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共建项目150个,1500余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围绕政策宣传、环境整治、关爱帮扶等开展志愿服务26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