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向,家园和谐。
文化同心、和谐同心、共享同心,在康巴什区滨河街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被列为“一把手”工程,融入全盘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滨河街道探索形成了“一线贯穿、三个引领、五大聚焦”的“一三五”工作法,打响了“同心家园”品牌,构建起凝心聚智、同心同行的强大共识,为暖城夯实和谐基石。
紧扣“一条主线”,打造文化“同心汇”
牢固树立凡是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事情要全面推进、扎实推进,凡是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事情一律不做、坚决不做,念好“炼”的“三字经”,建立健全常态化、分众化、精准化的思想引领工作机制,打造立体化多维度宣传教育格局,持续扩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用场景”。
淬炼思想——全面加强干部教育、党员教育,严格落实理论中心组学习、党组织书记专题党课制度,推动党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理论入脑入心。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广泛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宣讲活动,持续聚焦增强归属认同,形成覆盖全域、教育全民的“润心环境”,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思想根基,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凝聚精神力量。
锤炼平台——依托现有的党群服务中心、统战之家等活动场地,建立了“街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所+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站+网格同心服务点+楼栋同心服务角”四级服务阵地体系,为辖区各族群众提供宣传教育、服务保障、协商议事、帮办代办、联系交友等五大服务。现建成街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所、站、点和角200余个,把民族团结工作“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织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一张网”。
磨炼队伍——以街道和社区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成立工作领导小组5个,制定“任务单”,明确“时间表”。吸纳一批顾大局、懂业务、甘奉献的老干部、退役军人、老教师等人员成立了5个街道、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以社区书记为带头人,依托社区“能人”、促进会成员、社工、志愿者等力量,成立5支“同心宣讲队”。建立网格专项考评、党组织书记年底述职、码上评价为一体的考核机制,将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各项任务落实纳入到三大范畴,形成党组织牵头领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盘棋”工作格局。
发力“三个引领”,构建和谐“同心体”
立足街道辖区商业集中、业态丰富的实际,持续在服务非公经济领域方面和企地共建方面发力,引领各群体构建推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同心体”,让民族团结的“同心结”愈加牢靠,各族人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
引领“新就业群体”——围绕新就业群体,打造“滨新侠”同心屋、“滨新侠”同心车队,开展帮“新”援助、典“新”选树、贴“新”关怀系列专属暖“新”服务,将“滨新侠”编入社区兼职网格员队伍,组建红“新”先锋微信群,搭建“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结果反馈”的全流程线上治理模式,推动辖区问题的快速响应和解决,推动实现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进一步引导新就业群体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引领“暖心商业圈”——构建“社区党组织+非公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益企帮帮团”组织体系,建立“同心商小爱”服务阵地。针对辖区非公企业和商户“一老一小”看护难的问题,建设幸福“食”光、慢时光小院,“朝阳学院”等,为他们创业增收解决后顾之忧;针对非公企业和商户发展能力提升,开展“益企向未来”讲堂,聘请专家、企业家为辖区企业提供系统化、菜单式培训;依托滨河商会,召开政银企座谈会等,为商户提供“店门口”的金融服务,提升非公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引领“和美大家园”——坚持从群众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在兴旺社区组建“七色花服务联盟”,探索实施“七彩兴旺·同心共融”统战工作品牌,依据各网格人群特点开展“七彩网格多元服务”。以兴旺社区失地农民安置小区丽日家园为试点,实施共建社区计划、共富帮扶计划、共享魅力风貌计划、共学以文化人计划等四大更新计划,通过招募“同心设计师”、集结“美好家园合伙人”、打造“石榴籽”小区、举办“美好家园”邻里文化节等系列举措,让小区居民的认识“提起来”、收入“增上来”、家园“靓起来”、日子“美起来”,实现辖区各族居民群众、各种服务力量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同福。
聚焦“五个维度”,扩大共享“同心圆”
滨河街道不断深化有形、有感、有效工作,持续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提质增效、示范建设行动,推动项目化运作,在打造品牌、为民服务上提档升级,扩大和谐相融、成果共享的半径。
聚焦“石榴籽”同心聚力项目——以“三大三小”为宣教载体,着力构建大宣教格局。在22个小区全部安置小喇叭,为老年人发放“同心音频”收音机,播放党的民族政策等内容。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看视频”赚积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答题、“石榴籽心连心 民族团结一家亲”“火红石榴籽 殷殷团结情”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广受点赞,打造民族文化长廊、彩绘墙50余处,促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在各族群众中深深扎根,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聚焦“石榴籽”安心和谐项目——充分借鉴“枫桥经验”,不断挖掘各族群众中的“能人”,为居民解乱麻、顺心气,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成立“石榴调解工作室”1个,组建“红石榴”、“石榴籽”志愿服务队2支,调解矛盾纠纷20余起。
聚焦“石榴籽”暖心利民项目——着眼于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需求、资源、项目清单,构建“网格下单、全员抢单”的闭环机制,办理了“小区公共晾衣架”等一批民生实事,解决了居民群众晾衣难等困难问题150多件。
聚焦“石榴籽”悦心服务项目——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利用街道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所(站),联合滨河商会召开政银企座谈会,为辖区4家非公企业提供贷款支持700余万元;联合统战部等相关部门,开展“同心滨河,新心向党”行动,以强化服务“小哥”的举措,助推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石榴籽”红心引领项目——聚焦全面交往交流交融,着眼于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选“石榴籽个人”6个、“石榴籽企业”2家,示范形成各民族互帮互助、邻里和睦、企地同心的社会新风尚。
同心筑梦,同行致远。康巴什区滨河街道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同心家园”为“轴心”,带动基层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民生幸福同频共振。一个政治上团结统一、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兼容并蓄、社会上互嵌融合、治理上共治共享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层示范,雏形已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