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公安局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抓党建、强素质、整作风、树形象”专项活动,从制度机制、身心关怀、严管厚爱、警营文化四个方面入手,打造暖城警队、健康警队、三零警队、活力警队,着力建设“家园式“友好型”机关,不断提升队伍归属感和凝聚力,为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力量。
从制度机制上发力,打造“暖城警队”
完善暖警惠警机制。持续推进“爱警办”实体化运行,全面梳理解决民警辅警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精准落实《从优待警二十条措施》《鄂尔多斯市公安机关关爱慰问工作实施办法》,推行“团圆”计划,解决子女教育、公租房申请、看病就医、等困难,落实帮扶慰问机制。仅团圆计划一项,就为56名民警辅警解决了市内外两地分居问题。2023年首期开班的警宝乐园寒暑假托管班,与康巴什区专业的幼教机构合作,解决了55名“警宝”无人看管的难题。
健全励警工作机制。研究出台《关于激励全市公安民警辅警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推进《加强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工作十条措施》的落实,调整干部4批次70人、完成职级晋升4批次900人、推荐9名优秀干部到旗区开展挂职锻炼、为36名民警辅警集中调整双向选择,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引入专业优秀人才5名。
建立辅警发展机制。深化辅警改革,主动争取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建立以多个制度为支撑的“1+1+N”制度体系,制定完善《鄂尔多斯市公安机关市本级警务辅助人员薪酬管理办法(修订)》,辅警“五险一金”和工资待遇动态调整,工资有了明显提升。面向社会吸纳优秀人才,全市大专以上辅警比例由五年前的23%上升到66%,切实优化了辅警结构。
从身心关怀上发力,打造“健康警队”
用心打造“健康小屋”。在多功能警体馆搭建“健康小屋”,邀请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健康服务团队、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专家,结合线下综合自助体检设备和线上健康管理服务系统,为机关全体民警辅警分批次开展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给出专业健康建议。目前在“健康小屋”体检并建立档案人数650人,占机关总警力的90%。定期开展“健康讲座”。专门邀请北京医学专家、自治区、市第一医院专家等来市局授课,将健康知识和理念传达到每名民警辅警。
常态组织“心理测评”。投资30余万建设市公安局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聚焦民警辅警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务需求,完善“三位一体”“四级联动”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体系,配有鹰瞳VR交互体验、身心反馈、智能情绪宣泄解压等心理学应用设备,开通24小时心理服务热线,开展心理测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沙盘游戏沙龙、心理学电影赏析、个案咨询、团辅心理辅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动态关注全局民警辅警心理健康,帮助民警辅警拓展认知模式,调节负性情绪,纾解工作压力,助力公安实战。
搭建“医疗互助”平台。协调卫生健康部门和医院,建立因公负伤和急重特病民警辅警医疗救助“绿色通道”。不断拓宽民警健康保险覆盖面,积极协调有关单位,为机关全体民警辅警购买政法干警伤亡责任险,组织800余名民警辅警参与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行动,为270余名女性民警辅警办理了特病保险,以及馨康医疗保险,全面保障女警的健康,积极开展健康慰问和帮扶活动,共开展帮扶慰问118人次。
从严管厚爱上发力,打造“三零警队”
加强队伍管理。围绕创建“三零”警队(工作零投诉、执法零过错、队伍零违纪),持续强化纪律作风建设,制定《鄂尔多斯市公安局八类问题自查清单》,对照八类问题清单排查出366个问题。加强线索收集,利用12389投诉举报平台,认真受理、甄别、核查办理群众举报线索,受理“整作风”类问题相关投诉举报27条,全部办结。印发《警示案例汇编》,强化典型案例教育。采取线上数据录入与线下纸质归档相结合的方式,实时更新完善市本级4695名在职民警辅警廉政档案。
强化执法管理。充分发挥执法管理委员会作用,构建执法管理委员会抓总、法制抓面、警种抓线的执法监督管理模式。推进31个执法办案场所智能化升级改造,全市各类执法办案系统数据融通,实现公安厅、市局、旗区局、基层所队四级办案场所信息互通,打造执法业务全流程智能化监督的一网通管模式。加强执法办案系统应用,开展执法数据超期“清零”行动,因执法问题引发信访案件同比下降12.8%。
深化作风建设。积极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公安力量,在户政、车驾管、出入境等单位开展争创最美文明窗口、服务标兵活动,市公安局被表彰为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建设应用“鄂警·云镜智督平台”,制定《市公安局民警辅警个人积分制绩效考评办法》,开展队伍思想状况专题调研,发现队伍管理方面提醒数据22条、执法办案方面疑似问题167条。
从警营文化上发力,打造“活力警队”
构筑党建文化新阵地。大力推进文化警营建设,实体化运行多功能警体馆、警营文化广场、综合保障中心,高规格建设人民警察警史馆,打造党建文化新阵地。其中,多功能警体馆投入资金2700万,配备健身房、运动训练场、洗衣房、理发室、瑜伽室等,丰富了民警辅警业余生活。综合保障中心改造投资130万元,为民警辅警提供了更加整洁有序的就餐环境。
开拓党建实践新课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全市公安机关各党支部为帮联社区、村嘎查捐赠书籍15000余册。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包联驻村工作,把包联村打造为党建服务阵地,市公安局24个基层党组织书记齐聚包联村,共谋乡村振兴,协调推动包联驻村工作有效开展,牵头开展16村联合共建,市公安局荣获2022年度全市包联驻村工作先进部门、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被评为全市突出贡献驻村工作队。
推出“警营文化”新作品。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工作意见》,建立民警辅警荣誉仪式制度,举办人民警察节系列活动。以“1998.9.2”案件为原型的公安题材电影《誓死追踪》启动拍摄,《鄂尔多斯公安志(2009—2022)》出版发行,原创MV 作品《蒙K新藏蓝》被全国公安文联宣传推送。开设电影党校,定期放映爱国主题电影,实时为民警补充红色“能量”,电影党课获市委宣传部高度点赞。充分发挥公安乌兰牧骑红色轻骑兵作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主题慰问演出,得到全市基层民警辅警的真诚回应,公安队伍凝聚力大大提升。